首页 > 科幻 > 简行诸天 > 秀才

秀才

目录
好书推荐: 深空彼岸 甜烂水蜜桃(校园H 1v1) 打火机与公主裙 他似火 (军婚 高干 婚恋) 乐可 帐中香 混入直男宿舍后(NPH) 沉欢 洗铅华 戏里戏外(现场)林栀

    贾芸可是知道谢玉那张残破路引的存在,加上当初谢玉科考资格,还是他帮忙撮合成的虽然中间捞了一些好处。

    更别说,贾芸亲眼看到谢玉从一个衣着普通的“农家”青年,一步步考取功名,置办家业,可谓贫家子翻身的典范。

    所以贾芸还是认为他和谢玉在同一条船上,眼瞧谢玉的功名之路,肯定不止一个秀才功名,贾芸自然不想下船的。

    其实谢玉也是这样想的,当初既然知道这是红楼梦世界,自然要探查一下贾府的脉络。

    但贾府豪门显贵,以自己流民乞丐的身份,又不想像唐伯虎一样投效贾府为奴,还是先托个“中间人”和贾府搭个线妥帖些。

    而贾芸确实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之后,谢玉到府学入读。

    没想到在府学这里,居然见到卫若兰、冯紫英、陈也俊。

    这次院试生员名单并没有这三人,也未见这三人在县学入读,不是谢玉看轻他们学问,而是谢玉还以为以他们身份和家中人脉,去国子监入读是常事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他们三人,怎么会在府学读书。

    谢玉主动和他们见礼后,陈也俊对谢玉有些印象,这么一说,想起都是童生的同年,关系有些亲近。

    这才是读书人的朋友圈。

    略微一聊就知道了,这县试和府试考的内容虽然有深浅,但主要都是考记忆力,文字默写能力。

    而院试是乡试、会试、殿试的初试。

    真正涉及到八股文章了,这三人自幼家中都有请名师指导,虽不默生,但前期功夫都放在默背书写儒家经典上了。

    毕竟,只有通过童子试才能再考下一科,科举之路层层分明。

    这三人只有卫若兰参加院试有些把握,但卫若兰心高,参加院试,眼睛自然的放在甲字榜的前几名的。

    而冯紫英不提,陈也俊打着陪冯紫英的名头,其实也是没把握一试就中。

    想想他们现在不过十七八岁的年龄,冯紫英父亲是三品神武将军,其他二人也都是家事相彷的勋贵之家出身,有如此上进心已是想当不错了。

    这时陈也俊才问谢玉怎么来府学了,毕竟以谢玉的农家出身,在县学才是。

    正推测谢玉走了谁的人脉关系。

    谢玉这才到自己是中了乙字榜二十五,按正常流程入府学读书的。

    三人听谢玉这样说神色都有些变化,倒是卫若兰想问谢玉这次院试如何破题的。

    当谢玉把自己文章大约诵了出来后,卫若兰感慨两句后,惊讶道:“如此文章,难道不在甲字榜之上?如此难度……。”

    倒是冯紫英听了谢玉的八股文章,虽然没有评价但对谢玉态度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不管,身份如何,在读书这这件事上都是同窗同道的儒家子弟,不管初衷目的如何,都是求学之人。

    卫若兰先和谢玉交流八股文技巧,有过学习经验的同学都知道,同龄人讲解,其实学的才是最快的,因为不掺杂太多抵触叛逆情绪。

    最后,冯紫英也加入,谢玉随意指点了一个破题技巧的顺口熘,让冯紫英大受震撼,没想到书还能这样读,不一定要全部死背下来呀!

    之后,谢玉才问了自己疑惑,他们怎么没入读国子监。

    卫若兰只说自己是想读书,在科考路上有的更远,冯紫英自然是过来陪卫若兰的。

    陈也俊无奈的摇了摇头,看来是这两个朋友拉开凑热闹的,但也可见陈也俊是一个讲义气之人。

    之后,在府学的时光,四人成了一个学习小组,名头老大是冯紫英其实谢玉也很有话语权,不但因为谢玉是四人中年岁最大的,而且也是因为谢玉八股文小技巧好多呀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目录
新书推荐: 深空彼岸 甜烂水蜜桃(校园H 1v1) 打火机与公主裙 他似火 (军婚 高干 婚恋) 乐可 帐中香 混入直男宿舍后(NPH) 沉欢 洗铅华 戏里戏外(现场)林栀
返回顶部